专业的锂电池垂直门户站

韩系电池企业“大败退”

发布时间:2024-07-22 10:01:07 阅读:464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此起彼伏,而在今年上半年韩国电池企业迎来一轮剧烈的震动。

韩国动力电池领域的“三护卫”——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据初步财务数据显示,LG新能源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30%,至6.16万亿韩元(约合323.4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同比大跌58%,至1953亿韩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若不计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金额,该季度实际上出现了营业亏损。

为应对市场挑战,LG新能源已决定暂停建设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储能系统(ESS)电池生产线,该产线总投资约379亿元人民币,总产能规划53GWh。

三星SDI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预估仅为2442亿韩元(约合12.8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锐减34.9%。尽管具体第二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推测其上半年整体业绩可能也面临较大压力。

SK On的情况更为严峻,不仅连续10个季度亏损,而且净债务自2021年起还飙升5倍至15.6万亿韩元(约823亿元人民币)。公司已宣布紧急措施,包括冻结所有高管的年薪,并大幅减少各种福利制度和业务开支。

01

从制霸全球到跌落神坛

早在数年前,韩系电池企业还曾一度制霸国际电池装机榜单。

根据市场数据,2020年一季度,仅LG化学(LG新能源前身)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占率就达27.1%,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与此同时,另外两家韩国电池制造商三星SDI、SK On合并市占率也达到了21.1%,这意味着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全球市占率接近50%。

然而好景不长,从2020年至今,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市占率就持续下滑。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285.4GWh,较去年同期增长23%。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市占率分别是12.6%、4.9%、4.8%,合计22.3%。

相较于2020年的高位,韩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在过去4年时间里跌落了近一半。

这些年来,“抢食”韩国电池市场份额主要是中国电池企业。

仅从市占率对比,中国几大头部电池企业的全球市占率近年来得以飙升,宁德时代从2020年一季度的17.4%的市占上涨至今年1-5月的37.5%;比亚迪则从4.9%的市占提升到了15.7%;中创新航全球市占则从2020年的1.9%提升到了今年1-5月的4.5%。

此外,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蜂巢能源也在不断冲击前十市场份额。

02

韩系电池企业错过了什么?

市占的下滑,见证了韩国电池企业从巅峰走向衰退,也伴随着韩国电池企业自信的消失。

在近几年动力电池市场不断被中国电池企业抢走后,韩国电池企业的叙述语言从“全球市场的领导者”,转变到“绝没有理由落后中国”,再到如今的“不得不作出改变”。

韩国电池企业和中国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变化,不仅因为中国电池企业技术、成本优势,还有韩国电池企业错失的技术路线、转型机会等等。

首当其冲的是韩国电池企业在供应链的缺位。动力电池性能的提升核心来自于材料化学体系的性能提升,而材料化学体系则离不开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核心主材的工艺改进。

过去十余年里,基于专业国际分工,日韩电池企业对供应链逐渐外包,并将核心上游材料放在中国,以韩国为例,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的调查,在硫酸锰、碳酸锂、天然石墨等八大核心矿产上,韩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达到近60%。

事实上,供应链的外包不仅增加了韩国电池产业链的脆弱性,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扩大,也为中国本土锂电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支撑。

在过去十余年里,国内锂电供应链在技术和产能规模不断进步,传导到国内电池企业,其在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也越加明显。

其次是韩国电池企业单押三元路线带来的结果。三元电池是韩国电池企业的主战场,凭借三元电池的传统优势地位,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收获了一系列国际客户。

然而,另一条电池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的崛起,冲击了韩国电池企业的三元市场份额。

近年来,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福特等车企都开始拥抱磷酸铁锂电池,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也加快走出国门,国际主流市场大有三元转铁锂的趋势。

目前来看,欧美等地区新能源汽车放缓并转向磷酸铁锂电池,对于以三元电池为主的韩国电池企业冲击较为明显。

03

对中国电池企业的启示

韩国电池企业的衰退,到中国电池企业的崛起,开启了产业变革交替的新时期。

不过回顾国内,中国的电池企业也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不断加剧的国内竞争环境,价格战下产业链利润不断削减;另一面是障碍重重的国际市场,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出海层层加码。

审视韩国电池企业曾经的经历与抉择,成功与衰退的转变,也给中国电池企业带来新的启示与经验。

第一个是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从过去来看,韩国电池企业高度依赖欧美市场,除了特斯拉外,韩国电池企业和欧美车企进行了非常紧密的业务捆绑。

但是今年来看,欧美电动化市场的放缓也影响到了韩国电池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电池企业而言,电动化浪潮是全球趋势,欧美作为重要市场必不可少,然而其他新兴市场依旧重要。不仅仅是欧美市场,其他如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市场依旧值得开拓。

第二个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路线布局。三元电池成就了昔日的韩国电池企业,但是磷酸铁锂电池成就了中国电池企业。

如今,钠离子电池、大圆柱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要想避免市场淘汰,则需要中国电池企业持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与商用验证。

第三个是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推进产品降本增效,也是近年来锂电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韩国电池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供应链的不稳定。中国电池企业应通过产业一体化战略,加强对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更多
  • 上汽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2025年2月21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共同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化出行体验。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见证
    02-21 16:01
  • 一秒一公里!易事特600kW液冷超充系统实力诠释极速补能
    一秒一公里!易事特600kW液冷超充系统实力诠释极速补能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充电效率与补能体验成为用户的重点诉求。作为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易事特集团重磅推出600kW液冷超充系统,以“极速、高效、智能、安全”四大核心优势实力诠释极速补能!Part 01极速补能,重塑出行体验5分钟续航300公里:搭载液冷超充技术,最大输出功率600kW,充电5分钟
    02-21 11:03
  • 北清经管研究院师生到访易事特集团,共探“AI+新能源”创新发展
    北清经管研究院师生到访易事特集团,共探“AI+新能源”创新发展
    2月18日,北清经管研究院清大EMBA103班师生一行50余人,在肖冰老师的带领下赴易事特集团参访交流。易事特集团领导团队热情接待。双方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寻“AI+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机遇。易事特光储充事业部总经理马强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集团的业务布局与创新突破。他指出,作
    02-21 11:02
  • 易事特拟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守护充电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易事特拟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守护充电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易事特中能易电充换电系统充分利用AI大模型建立预测模型,守护充电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日前,正积极部署,拟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赋能其在文档处理、逻辑推理、智能问答等方面,实现多维度核心价值提升,提供更智能、更精准、更专业的充换电服务。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
    02-21 11:01
  • 一次任免63人,上汽集团“高层地震”
    一次任免63人,上汽集团“高层地震”
    2月19日,一则曝光的上汽集团干部任免完整名单,让外界目光再度聚焦在这家国内汽车行业龙头企业身上。上汽乘用车发布《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对乘用车板块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涉及多达63位中高层干部。具体来看,此次调整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签发,已于2月12日起正式生效。“大乘用车板块”是由乘用车板
    02-21 10:05
  • 智研咨询:高压快充行业市场分析
    智研咨询:高压快充行业市场分析
    定义及分类高压快充,是指专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充电技术与设备。高压快充技术旨在通过采用更高的电压和更大的电流,缩短充电时间并提高充电效率。因此,高压快充行业通常涉及750V、800V及以上的电压系统,以实现更迅速地充电过程。行业政策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压快充行业发展的政策,这些
    02-21 10:00
  • 特斯拉、宝马加快大圆柱电池上车
    大圆柱电池风潮卷土重来。先是特斯拉在2024全年实现自供4680装机量从0.1GWh提高至8GWh的飞跃,再是近日宝马集团再强调,2025年宝马创新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其中,特斯拉作为推动大圆柱电池上车的关键角色,在2024年自供装机量跃升以及干法正极技术的突破,将为其得克萨斯州、内华达州两大超级工
    02-21 09:02
  • 芯品发布 | 力高新能携手上海海思打造BMS AFE芯片,护航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
    芯品发布 | 力高新能携手上海海思打造BMS AFE芯片,护航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
    上海海思+力高新能 强强联合2月18日,上海海思AP2711 BMS AFE 芯片在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浪潮的背景下诞生(同步量产配套的AP2710通信桥片)。力高新能作为车规级 BMS 领域的领先企业,国内BMS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并在海外TOP级车企和主机厂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凭
    02-20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