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锂电池垂直门户站

硅基负极"放量"追问(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发布时间:2025-01-09 09:01:43 阅读:281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

与连续数年的市场预期相比,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始终未能实现突破。这也值得业界对其发展路径提出更深层次追问:究竟是下游需求的释放推动上游产能的全面放量,还是必须依赖技术突破与成本下探,才能真正撬动下游更大规模的应用?

追问一:需求终端真的准备好了吗?

表面上看,硅基负极的市场需求已全面铺开。

在消费电子领域,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等主流手机品牌均宣布在部分新机型中搭载硅基负极,且呈现出从旗舰向中低端(2000元以下)渗透的趋势。

叠加AI手机驱动的新一轮换机需求,市场预计至2027年底内置AI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规模将超过5亿。内置大模型对电池续航提出更高要求,有望进一步带动硅基负极出货增长。

其他小电池市场同样存在刚性需求。以电动工具为例,其对硅基负极的需求随电池容量升高而递增,2500-2600mAh的高倍率小圆柱电池已开始应用硅基负极,而3000-3500mAh的产品则更为依赖。

亿纬锂能、比克电池等企业在掺硅高比能小圆柱电池应用方面表现活跃。亿纬锂能将硅基负极应用于其21700高容量产品,已实现287Wh/kg能量密度。

比克动力则采取双线策略:一是高性能路线,采用高镍正极搭配高首效硅负极,以实现280-330Wh/kg能量密度;二是低成本路线,以磷酸铁锂或钠离子电池等多元化体系为主。

大动力领域则呈现出更复杂的图景。

在大圆柱电池方面,国轩高科于2024年新发布的星晨大圆柱采用自研第二代硅碳材料,已能够实现1800mAh/g克容量、92%首效。

在固态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从麒麟超充电池到凝聚态电池均采用硅基负极;孚能科技则明确,在全固态未完全实现时,提升能量密度的有效方式便是采用负极掺硅。公司已规划六代硅碳负极迭代,当前第五代可将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50-380Wh/kg。

同时,多家车企已与硅基负极企业建立紧密联系。2024年,兰溪致德在D轮融资中引入上汽旗下金石资本的投资。海外市场,Group 14则已与保时捷等车企建立股权及供货关系,进一步印证了新能源汽车终端对于硅碳负极的应用需求。

不过,需求的真实状态与表象存在差异:

一是掺硅比例受限。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消费电子产品中硅基负极的实际掺硅比例仍然较低,通常在5%以下,即使是较为成熟的应用也仅达到8%左右,导致硅基负极在整体负极市场的渗透率仍处于个位数。动力电池的掺混比例可能达到10%,但对应技术仍未成熟。

二是需求错位。动力电池市场对硅基负极的需求拐点尚未真正到来。虽然上汽智己、广汽埃安等车企相继发布搭载硅基负极动力电池的示范车型,但大规模订单和实际出货量方面的信息披露仍然有限。

此外,硅基负极的核心优势在于提升能量密度,而当前车企的关注重点更多集中在快充技术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应用场景的错位。

三是供给能力不足。调研显示,头部电池厂2024年的硅基负极需求量可达500吨级,而市场实际供给量不足100吨,主要原因是量产能力建设滞后。

那么,究竟哪个领域能驱动硅基负极突破“小而美”的瓶颈?

业内预期,海外4680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将持续催化市场;国内近期主要依靠消费电子领域掺硅比例的提升,远期则需关注eVTOL、机器人等新兴市场,以及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发展的带动。

与此同时,新一代负极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硅基负极构成了潜在挑战。

近期纯硅负极的市场声量不断提高。如豪鹏科技在新年伊始便宣布了与欧洲某硅负极材料公司的合作,计划共同开发100%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并将其应用于北美一家头部智能穿戴企业的项目。

锂金属负极以其高达3860mAh/g的理论比容量,同样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技术方向之一。宁德时代、太蓝新能源、欣界能源等企业均发布了基于锂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产品方案,SES、盟维科技等企业则专注于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研发和应用,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普遍超过400Wh/kg,远高于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

追问二: 硅基负极产能布局,跑步进场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需求端确定性存疑,也直接影响了硅基负极的产能建设。当前硅基负极相关产能规划宏大,但实际落地情况不尽如人意,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业内多个已公开的万吨级项目尚未落地。例如,贝特瑞的4万吨硅基负极项目虽已完成主体建设,但截至2024年中报仍在进行设备安装。

研发型初创企业中,兰溪致德一期500吨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已于2021年7月投产,但二期3000吨项目暂无公开信息更新。天目先导在许昌规划了6万吨产能,而其在建的常州6条产线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1月导入设备,目前投产情况不明。

不过,2024年下半年以来,两个千吨级项目的投产为行业带来了一线转机。9月,Group 14位于韩国的工厂实现了2000吨多孔硅碳产能的批量供货,可满足10GWh动力电池的生产需求。12月,四川长虹新材料年产1000吨的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也正式投产。这两个项目的落地,或打破了国内实际产能停留在百吨级的局面。

传统负极龙头企业璞泰来也在加速布局。其子公司安徽紫宸规划投资22亿元,建设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产能,首批千吨级产能预计将于2025年初投产。这将是头部负极企业在硅基负极量产上的重要进展。

与此同时,产业链上下游正在形成一体化布局。杉杉科技已规划宁波4万吨硅基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覆盖原料加工、反应合成、中间品加工、表面改性到成品加工等完整工序。

中宁硅业新建的2500吨/年硅烷、多孔碳配套项目,将直接服务于公司新型硅碳负极材料的生产。道氏技术、安徽邦德锐等企业则选择导电剂与硅基负极单体协同发展的路线。硅宝科技1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则已配套专用粘合剂产能并完成基建工作。

辅材产能的配套也在加速进行。天奈科技计划于2025年实现百吨级单壁碳纳米管产能,并于2026年提升至500吨级。茵地乐在现有6万吨级锂电池专用粘结剂PAA产能的基础上,启动了20万吨的扩产计划。

新型导电剂、粘结剂能够有效改善硅材料的膨胀问题,配合专用电解液添加剂的开发,将共同支撑硅基负极走向更大规模的应用。

在下篇,高工锂电将继续追问,硅基负极技术路线之争还存在什么变数?新型硅碳成本难题如何突破?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更多
  • 格林美扩大印尼三元前驱体产能至五万吨!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2023年,为了满足欧美等海外市场的需要,应对全球行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利用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自产的氢氧化镍钴锰混合物(MHP)为原料,实现“红土镍矿 —MHP原料—三元前驱体材料”的红土镍矿直接到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全产业链建设,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
    01-10 11:00
  • 2024年中国铅碳电池产业链全景及未来趋势分析:政策与市场双重赋能,铅碳电池装机规模显著增长
    2024年中国铅碳电池产业链全景及未来趋势分析:政策与市场双重赋能,铅碳电池装机规模显著增长
    铅碳电池行业相关概述铅碳电池,又称铅炭电池,是一种创新的超级电池技术,它将巧妙地将传统铅酸电池的成熟性与超级电容器的卓越性能融为一体。这种独特的结合既发挥了超级电容瞬间大容量充电的优点,也发挥了铅酸电池的比能量优势,且拥有非常好的充放电性能——90分钟就可充满电(铅酸电池若这样充、放,寿命只有不到3
    01-09 10:01
  • 重大突破!我国锂矿储量跃升至全球第二!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
    01-09 10:00
  • 开拓海外市场!天赐材料与Honeywell签署股权购买协,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1月7日晚间,天赐材料发布公告,公司及子公司特拉华天赐与Honeywell及其子公司AEM签署两份《股权购买协议》,拟通过股权购买和认购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旨在从事液体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产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根据协议,特拉华天赐将向Honeywell转让其全资子公司德州天赐
    01-08 09:03
  • 重启定增事项!六国化工拟募资8亿元用于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
    重启定增事项!六国化工拟募资8亿元用于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1月6日晚间,六国化工发布公告,拟向控股股东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不超过1.56亿股,募资不超8亿元,用于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其中,铜化集团拟以现金认购此次定增股票,认购数量不超过9653.23万股,且在本次发行完成后持股比例不超过
    01-07 09:09
  • 安徽芜湖:到2027年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
    安徽芜湖:到2027年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安徽芜湖市人民政府印发《芜湖市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率先突破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建设新型能源系统。制定新型储能布点规划,多元化发展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丰富应用场景类型,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
    01-06 12:02
  • 厦钨新能:主要产品涵盖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产品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12月30日,厦钨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有关公司产品应用的问题。厦钨新能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贮氢合金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3C数码(包括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电子烟等新产品)、车载动力、储
    12-31 12:00
  • 道氏技术:已在硫化物电解质领域取得成果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道氏技术称在硫化物电解质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道氏技术固态电池研究院已成功自主研发出电导率高达1mS/cm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实现100克量级的稳定生产。据透露,公司正致力于前驱体的降本优化、硫化物电解质合成工艺的改善以及电导率的进一步提升,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公斤级以上硫化物电
    12-3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