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锂电池垂直门户站

2024储能产业盘点——全球储能竞争加剧,产业链加速重构

发布时间:2025-01-24 17:04:00 阅读:445

2024年,新型储能的定位已悄然发生质变。政策上,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重要程度和价值定位已提升至更高层面。规模上,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成为电力系统中继火电之后的第二大灵活性调节资源。效用上,新型储能的保供与促消纳价值在多个省级电网集中调用试验中得到验证。

但另一方面,储能行业从业者面临更加白热化的竞争。激烈竞争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低于成本的中标价屡见不鲜,储能项目收益大幅下滑,企业增收不增利。2024年是储能产业艰难前行的一年。

纵观2024年,储能联盟从以下九个角度盘点过去一年产业发展特征和态势:

01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78.3GW

首超抽水蓄能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超百吉瓦,达到137.9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26.5%/147.5%。

2024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新增投运装机规模首超百吉瓦时。从项目规模等级来看,近200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投运,同比增长67%。从技术路线来看,锂电占比与2023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多种百兆瓦和百兆瓦时级非锂储能技术并网运行,实现应用突破。从应用区域来看,新疆和内蒙古分列新增并网能量和功率装机规模全国第一,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累计装机突破10GW的省份。(更多详细数据将在《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正式发布)

02

储能保供应与促消纳价值

显著提升

多地集中调用新型储能,成功验证新型储能的保供和新能源消纳价值

国网华北分部、国网华东分部、国网华中分部、国网西北分部均开展了新型储能大规模集中调用,在新能源大发时段集中充电,在晚高峰时段集中放电,最大充放电能力均可达总额定功率的80%以上。在平衡较为紧张的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内蒙等省(区),新型储能最大顶峰同时率均达到90%以上。广东省多座独立储能电站每天“两充两放”高频次响应电网调度要求,有效夯实了全省电力保障能力。

新型储能调用方式持续改善,利用水平逐步提升

《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4〕26号)印发以来,国网和南网经营区分别出台新型储能并网及调度运行的相关政策,对新型储能并网服务流程、调度运行机制做出明确规定。系列政策文件出台对提升两网经营区的储能利用小时数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根据电网企业统计数据,国网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较2023年上半年提高100%;南网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已接近2023年全年调用水平。

03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部分关键机制仍需补足

2024年,我国共发布770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77项,广东、安徽、河南和江苏发布政策数量最多。所发布政策主要集中在发展规划、新能源配储、电力市场和补贴类政策。

部分省份“十四五”储能规划目标提前完成

据CNESA全球数据库统计,全国有26个省市制定了到2025年的装机目标,总规模达到86.6GW。截止到2024年底,其中有8个省份已经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体系初步建成

202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0号令《电力市场运行规则》,逐步构建起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的规则体系。国家顶层政策中明确了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了储能参与各类市场的规则条件,为新型储能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11月发布的《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储能作为新型经营主体之一,明确与其他市场主体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并提出在新能源直供、现货市场出清节点向更低电压等级延伸等方面开展探索,给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电力现货市场进程加速,储能参与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2024年各地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加速,对储能参与现货市场进一步开放。山西、广东、山东、甘肃、省间现货市场陆续转入正式运行,蒙西已实现全年连续结算。

从具体规则来看,储能参与市场交易机制更灵活。多地允许储能自主选择参与模式,逐渐向“报量报价”模式过渡;安徽缩短实时市场出清周期,形成5分钟的节点电价,利好储能发挥灵活调节作用;广东、甘肃、山西等地允许储能同时参与现货和调频市场,有利于储能基于分时段、分容量的一体多用、分时复用商业模式。

从价格机制来看,山东和浙江设置了负电价,尤其是浙江出清价格区间为-200元/MWh至1200元/MWh,将有助于拉大峰谷价差,激励储能发挥促消纳和保供的作用。山东、山西、浙江、辽宁、湖北、重庆等地明确二级价格机制,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保留一定的电价波动空间,使得储能仍可以通过价差套利,发挥价格调节供需的作用。

与此同时,虽然政策和市场机制向储能开放,但是储能参与市场仍面临较大风险。2024年各地现货平均价差偏低,除蒙西较高约0.5元/kWh外,基本在0.2-0.3元/kWh之间,储能可价差套利的空间极小。受196号文件发布的影响,各地调峰价格将调整为新能源平价上网电价,储能调峰收益受到较大影响。

建立合理的容量补偿机制是行业共同呼声

在最新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将新型储能与抽蓄和火电并列为电力系统调节资源,并提出在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加快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我们建议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容量补偿机制,按照“同质同价、同工同酬”的原则,给予新型储能合理的容量补偿,将有助于新型储能合理评估长期投资收益,稳定发挥其调节价值。

04

源网荷各侧储能商业模式

面临各自新挑战

独立储能

随着越来越多省份实现现货连续结算试运行和转入正式运行,储能可参与现货市场的区域不断扩大;但一次能源价格下降和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使得现货市场出清价格及峰谷价差普遍下降,减少了储能现货市场套利收益。

最新市场规则允许独立储能公平参与调频市场,部分省份初步明确独立储能电站调频容量上下限、中标调频容量占调频总量总需求的比例,以约束储能电站的收益及所占市场份额。但调频任务的分配需要统筹考虑不同调节资源的成本及动态性能差异、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等,申报容量上限和中标容量比例的确定是否合理有待验证。

共享储能项目出租率、租赁价格大幅下降。从公开的容量租赁中标结果来看,2024年平均中标租赁价普遍降到100元/(kWh•年)以下,租赁年数以1年为主;宁夏的容量租赁中标价格已经降至20~30元/kWh之间,严重影响独立储能的长期收益预期。

发电侧配储

云南、宁夏、青海等地出台针对未按期、足额配建或租赁储能的新能源电站的惩罚性措施,主要包括收取调节费用、不予调用、优先弃电、增加配储比例、增大辅助服务费用分摊等,新能源配置灵活性资源的要求更加严格。

国内已有超过20个地区推动集中式新能源进入现货市场,为衔接现货市场,多个省份根据用户侧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签订分时中长期合同,市场化电价机制将推动新能源联合储能参与电力市场。

用户侧储能

2024年工商业储能竞争愈发激烈、赛道愈发拥挤。同大储类似,项目收益空间的严重压缩,为用户侧储能设备质量和安全带来了隐患。

全国各省市区陆续更新分时电价政策,政策的频繁调整也为工商业储能带来了不确定性。分时电价机制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实际供需,则难以充分发挥用户侧储能的调节潜力。

聚合商、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开始大量涌现,主要以参与需求响应为主,受规则不完善、经济性差等因素的影响,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仍处于示范阶段。

05

产业链竞争激烈

行业洗牌仍在进程中

产业链价格低位下探

2024年锂电池储能产业链阶段性供过于求压力仍然存在。在经历了2023年产业链整体价格大幅下跌之后,2024年锂电池储能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下探,但由于整体价格处于低位,价格跌幅收窄。与年初相比,年末碳酸锂价格跌幅超过20%,电芯价格跌幅超过30%,2h储能系统及储能EPC中标均价下降超过10%。短期来看,产业链价格已无下降空间,但行业洗牌尚未结束,通过杀低价抢订单的情况依然存在,2025年储能系统中标价仍会下探。

储能行业出现两极分化

低价竞争贯穿全年,头部企业依靠规模优势及稍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储能系统环节,2024年中标量Top15企业中标能量规模占比达到市场总中标量的57%,相比去年进一步提高;同时将近76%的企业全年中标总量低于100MWh,可持续运营能力堪忧。电芯环节,2024年锂电池储能电芯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在65%以上,较2023年明显提升,而一些中小企业则长时间处于停工状态。

储能企业新增与退出数量均大幅增加

“双碳”目标提出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储能行业吸引大量外部企业涌入储能赛道,同时激烈的竞争也将技术与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大量淘汰出局。据CNESA统计,2024年我国储能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达到8.91万家,同比增长17.90%;新增状态异常企业1.6万家,同比增长123.51%。

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削减创新投入

储能电站不盈利,进而导致设备采购过程中低价竞争持续惨烈,设备供应商的回款周期延长,2024年大部分国内企业储能业务板块面临亏损。储能企业在压缩供应链成本的同时,减少企业自身成本支出和研发投入,大大削减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产业链健康发展需要上下游企业均获得合理的利润,才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创新,从而推动全产业快速良性发展。

06

企业加紧出海布局

以期突破营利难困局

过去一年,海外市场对储能的需求持续增长。欧美市场受到设备成本下降以及良好的项目经济性等因素影响,储能需求仍保持高速增长;中东、东南亚、拉美、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储能装机需求从0-1 爆发。面对海外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储能企业加大布局全球市场力度,海外订单量不断攀升,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规模超150GWh,主要市场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

中国储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展现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在电芯、系统集成、PCS等核心环节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出货比重均超过了50%。出海企业中以电池类企业和光储类企业居多,占比超87%。尽管2024年第四季度,国际市场已经开始呈现低价竞争的态势,但相较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因其回款周期短、保险体系完善、销售利润高等而吸引着大批企业出海。

中国企业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证要求以及地缘政治风险都给企业带来复杂的问题,导致出海门槛越来越高,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本地化服务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对企业的全球化能力要求极高。出海企业需要成为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成本结构,企业品牌优势,创新商业模式,企业国际化水平等多维度的优等生,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07

储能指数实现上涨

资本市场总体投资额下降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一级市场储能企业投融资事件107起,披露金额近176亿元,较23年同比-70%,资本市场对储能赛道趋于理性。其中,45起融资面向系统集成、充换电、锂电及材料。非锂电技术领域,钠电、固态电池关注度也较高。

海博思创、艾罗能源、壹连科技、许昌智能继电等4家储能相关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达45亿。也有一些企业终止IPO的情况,公开信息显示,可持续盈利能力为最高问询因素。

2024年,CNESA储能景气度指数表现整体呈现出波动性大、先抑后扬的特点,全年收涨37.81%,跑赢创业板指数24.58%,表现也优于其他主要宽基指数。2024年储能指数的活跃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头部企业陆续公布亮眼的海外订单数据及储能项目落地情况,让投资者对新型储能项目拓展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充满期待,吸引了资金流入。但内卷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出海企业也开始在国际市场面临低价竞争,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会更青睐有差异化定位、国际化布局能力强和技术创新力强的企业。

08

AI技术赋能产业链

多技术路线迭代加快

构网型储能产品频出,项目快速落地

目前已经有超过14家企业推出构网型储能系统,涉及低压储能、高压直挂、柔性直流等解决方案。青海、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省份构网型储能项目陆续并网,覆盖多应用场景。

电芯、系统向着更大容量发展,需更加重视安全问题

为了寻求产品差异化,持续推动系统降本,约有18家企业推出超过20款500Ah+储能型大电芯。随着电芯容量的提升,储能单舱的容量向着6MWh+,甚至7MWh+迈进(20尺集装箱)。目前各大企业的大电芯产品已经进入系统集成的测试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大电芯会批量化出货。受到大容量电芯散热、制造工艺等问题的影响,需要更加重视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

钠电、固态电池多个电站投运,规模化示范验证节奏加快

海辰储能、比亚迪、维科技术、金钠科技、德赛电池等企业纷纷发布储能型钠离子电池新品,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技术路线成为主流,钠电储能电站中标规模突破300MWh,年内投运3座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氧化物半固态电池率先在储能领域实现应用,年内投运5座固态电池储能电站,开展多应用场景的技术验证。

长时储能技术不断突破,规模化项目持续落地

国际首套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在山东肥城成功并网发电;铁-铬液流电池模块化产品测试线投运并完成首轮测试运行;模块化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推出,充电/放电可在4-18小时之间调整,容量设计在10MW-1GWh;2030年后长时储能有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CNESA预计2035年长时储能(含抽蓄)需求规模超过300GW。

人工智能赋能储能全产业链,加快技术创新升级

在材料研发方面,头部电芯企业正在借助AI技术,加快材料的研发速度;在设备运行方面,众多集成商开始利用AI技术评估电池健康状态,预测设备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隐患;在电站收益方面,电站运营商及软件开发商正借助AI技术,进行电力现货价格预测,以期挖掘储能电站未来的综合收益。

09

储能标准体系趋于完善

安全问题依旧困扰产业

储能的规划建设、并网、系统、零部件以及梯次利用回收标准已较为全面,储能标准体系不断趋于完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并组织起草的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管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尽管储能标准体系正不断趋于完善,然而安全问题依旧存在,如同行业发展的紧箍咒。2024年,全球范围内发生十几起储能事故其中,美国Gateaway储能电站火灾持续十多天,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国内也发生数起储能电站安全事故。国家消防救援局指出,现阶段锂电池热失控不可避免,灭火救援难题还没有有效解决。这无疑给高速发展的储能产业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对此,国家消防救援局明确提出一系列应对举措:一方面,要转变传统防控理念,大幅提高设防标准,从根源上强化本质安全;另一方面,需加快步伐研制可替代的产品,同时全力研发行之有效的灭火药剂,力求破解火灾救援的难题。

随着储能持续深入渗透到各个细分应用领域,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储能相关要求将有待逐步明确。储能产业链长,涉及的主管部门较多,储能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更需要集思广益,调动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专业的从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科学合理的制定标准并形成有效衔接,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储能安全水平,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写在最后

2024年,在国家碳中和战略的牵引下,储能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诸多挑战与问题也愈发凸显。未来行业的发展依赖于机制创新和产业进步,期待正在构建的全国电力市场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价新型储能的价值而催生更大的市场需求;期待新型储能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能够超越传统火电提供的灵活性。届时新型储能必将迎来更大的增长。

2025年,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储能产业如何向高质量发展进阶,成为全体储能从业者面临的重大考验。储能产业的兴起,凭借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壮大,也必然要经受住风雨的洗礼和市场的考验。我们坚信,历经磨砺的中国储能产业,将更具韧性与活力。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它将逐步走向成熟,在全球能源格局中贡献储能力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特别邀请联盟常务理事会领导以及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的权威专家,为产业同仁解读时局,研判未来,期待产业同仁从中获得启迪。

史玉波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在《能源法》中予以明确,在国家顶层设计中为推动新型储能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展望2025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储能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各类市场,储能促消纳、保供应、保安全的价值将通过市场合理体现。与之相对应,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加快,将有效提升储能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并将为储能电站的安全运维和商业化运营赋能。

陈海生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

2024年是中国储能快速发展的一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78.3GW/184.2GWh,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历史性时刻。储能产业链各环节配套完善、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各类应用全场景覆盖,新型储能产业已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规模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展望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在40GW以上,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突破一亿千瓦。中国储能大概率将是快速发展的又一年,行业逐步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

俞振华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2024年,储能产业如联盟的年初预期,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并网项目与出货量创了历史新高。但供需扭转,产业链重构压力显现,逾三万储能企业退出,印证了年初看到的竞争加剧,内卷固然推动了行业发展,但也带来了劣币驱除良币的潜在风险。

2025年,高比例风光装机带动的产业链重构开始深化,为电力市场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我们相信伴随着体制机制的优化,政策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驾护航,储能将开始从强配下的成本项向有价值收益体现的电力资产转变,趋势不可逆转,储能依然能披荆斩棘,风浪中向前。

夏  清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下,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持续高速发展。2025年,随着全国各省电力现货市场全面进入运行,新能源逐步市场化消纳,如果输变电价格机制准许新型储能更经济地替代传统输变电设备投资,新型储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新能源+储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步伐。在短的时间尺度上,将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在日时间尺度上,相比火电,将更经济地支撑新能源消纳;在空间尺度上,将极大地提升输配电资产的利用率;在用户侧,将激励用户负荷曲线变得能够更加友好地用电;新型储能支撑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李  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持续提升锂离子储能电池安全性和工况日历寿命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2024年,卫蓝新能源分别在电网侧(浙江龙泉,200MWh),发电侧(新疆托克逊,100MWh)和多地用户侧开展示范,这是全球混合固液锂离子储能电池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后续还将继续推动准固态,全固态锂离子储能电池的开发,进一步提高电芯本体的安全性和寿命。储能正进一步拓展到源网荷18类典型应用场景,覆盖全球各类自然环境。除了本质安全本体技术的迭代发展,AI技术的发展将为行业注入强大动力,且已经开启在储能全寿命周期全链条的探索式应用。通过耦合智能温控,智能传感、智能预警、智能消防,以及智能动态管理技术,将全面提升电化学储能的系统安全性和数智化水平,将最终突破当下中短时长储能技术应用的主要瓶颈和顾虑,与长时储能技术一起,更好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加坚实的支撑和推动双碳目标及能源革命的实现。

杨  勇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顾问委员

不管是大型储能还是家用储能系统,其安全性都是储能系统运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现储能电池安全可靠的运行,从单体电芯、到模组与系统,选好电池、管好电池及用好电池的每一环节都必须重视。无论是储能设备的生产企业还是储能的用户,均应该把电池的使用特性、安全使用边界、电池状态的监控及其安全预警、消防安全放在电池应用的重要环节来考虑及实施。轻视储能电池的安全性,将很难保证电池的安全运维,进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而过度强调储能电池的安全性,建而不用,尽量少用,都是对国家储能资源的极大浪费。充分并科学认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预防、实施储能电池监控及其合理的管控将保障我们国家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李先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副所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

长时储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以液流电池为代表的长时高安全性储能技术在2024年取得快速发展。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快速推进,年度装机超GWh,再创历史新高。全球首套100MW/400MWh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稳定运行,依托该电站首次实现了全球新型储能黑启动城市电网大容量火电机组,为未来新型储能大规模综合利用打造示范样本。首个严寒地区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投产,为全钒液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新体系液流电池研究持续推进,高能量密度多电子转移体系,低成本有机液流电池体系等取得重要进展。展望未来,液流电池仍需加强基础与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降低成本,助力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郑耀东

南方电网公司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研团队总负责人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新型储能无疑成为增强灵活调节能力重要手段。

2024年,工信部授牌南网的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已启动运作,广州白云国家新型储能大厦已成为科研、产业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成为专心创业新型储能者的家园。国资委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广州年会聚集了一百多位国内储能精英代表,在畅谈发展与合作中描绘了新蓝图,谱写了新型储能南网贡献新篇章。

展望2025,储能联盟与南网合作必将更深、更广,期待其行业引领作用在南粤大地大放光彩。

裴哲义

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过去的一年,我国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特别是工商业储能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为载体的储能应用呈快速发展趋势。

2025年,新型储装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新型储能技术将不断创新,特别是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储能构网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动汽车、工商业能源管理和源网荷储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建议进一步优化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综合作用,为新能源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 渝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党委委员

伴随新疆新能源大规模增长,新型储能迎来高速发展,2024年底新疆新型储能装机953.5万千瓦/3177.33万千瓦时,呈现技术路线(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飞轮、超级电容)多元化、应用场景(促消纳、保供应、护安全)多样化、技术创新(构网型、混合储能、微网储能)多纬度发展态势。

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新型储能布局,推动多元储能、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等技术创新,加强新型储能安全管理,健全完善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加强各类市场衔接,拓宽储能盈利空间,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储能智能优化调度、协同运行管理、综合效能评估等实践应用,促进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助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应急处置,供有序引导新型储能产业链合理布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的储能产业链、供应链,促进源网荷储协同高质量发展。

裴善鹏

国家电投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设总

山东新型储能发展规模和支撑体系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12月底,在运717万千瓦/1555万千瓦时,其中独立储能占比约80%。《预制舱式储能电站设计规范》正式发行,总结实践经验成为全国首创。肥城300MW压缩空气并网发电,享受山东长时储能专项政策。阻抗谱预警等安全技术得到示范应用,三级消防体系得到广泛实践。展望2025,山东要加强储能商业模式和创新应用研究,建立全省统一平台解决储能租赁信息不畅问题,支持分布式储能发展解决分布式光伏接入问题,发展“锂电池+”促进独立储能扩展调频等辅助服务市场,全方位助力山东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吴集光

内蒙古电力公司专家委委员

储能电站能否经济运行是政府、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储能电站投资商、储能设备制造商等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于2024年11月底投运试运行的蒙西电网100MW/4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通过参与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采用储能优化运行算法,优化充放电曲线,扣除实际充电成本并叠加政府补贴后,试运行首月实现收益500余万元,以此推算,全年收益6000万元以上。蒙西电网侧储能电站采用贴合市场规律的运作模式,精细化运营储能资产,成功探索了储能电站市场化运营赢利的新路径,为行业发展点亮了一盏极具参考价值的明灯。

王皓怀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与新能源处副处长

爬坡过坎,静待风光。随着各地的新能源装机占比陆续超过40%,新能源“三性”对电力系统运行底限的挑战,从偶尔的节假日影响趋向常态化的日常影响,调节能力不足从“充裕性破坏”走向“硬缺口”,新型储能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装机容量和利用率指标的同时上涨客观地反映了这一个现象。作为纯粹的调节能力代表之一,新型储能必然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成员,但新事物的发展都需经历“爬坡过坎”,何况是这么一个承接未来的大行业,所以我们仍需咬紧牙关,从机制、技术等诸多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在成长中动态寻找螺旋式发展的路线,与“风、光”共同去探索新型储能的风光时代!

郑亚先

中国电科院电力自动化所电力市场室副主任

“新能源+新型储能”是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技术路径之一。在全行业内卷之下,新能源、新型储能生产成本下降实质上带来的是其运行经济性的提升,随着新型储能的电网运行支撑能力提高,新型储能对于电力系统保供应、促消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且越来越具经济性。随着新能源、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源荷储容量配比正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的以火电机组为主要竞争主体、同质化竞争的电力市场竞争基础理论,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促进新能源主动配储以提升可信容量水平的电力容量市场、支持包括新型储能在内的多元异构主体公平高效参与的电力现货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个体收益与全系统价值贡献的激励相容,既有利于新型储能的健康有序发展,又有利于电力市场的良性运行。

杨  锐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回望2024,储能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全球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储能行业的星辰大海进一步显现。与之相对应的是,竞标价格大幅下滑、安全问题频出、产能阶段性过剩、资本的冲动投资等,都是储能行业“成长的烦恼”。从趋势来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业主对储能从建到用逐渐明晰需求,未来的用户价值创造,将围绕电力交易、电量预测、安全策略、AI应用等方面展开。

双登集团结合自身多年储能领域的经验和教训,会持续坚持长期主义,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储能领域做“最合适的储能电池及系统品牌商”。

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加速出海布局。祝愿储能行业全体同仁,在新一年储鹰展翅,聚能出海,静待花开。

唐远远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综合能源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2024年,储能产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众多因素推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储能产业已成为新能源建设领域的关键支撑。中车株洲所始终践行国家战略,积极履行央企责任与担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社会带来更加环保经济、高效灵活的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2025年我们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始终坚持将品质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发挥中车株洲所“器件、材料、算法”核心技术优势和装备产业优势,围绕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电网友好等行业需求提供中车储能解决方案,为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张剑辉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2024年,储能行业在变革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的高歌猛进促进了技术进步、产品加速迭代、成本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存在不考虑储能系统长期运行的效率、寿命和可靠性等因素,生拼硬凑、低价值竞争等。为此,我们呼吁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引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真正实现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工程交付、运维、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2025年,海博思创将继续夯实国内市场,大力布局海外业务,加速储能与人工智能的“双能”融合,在全新的阶段接续奋斗,共同推进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向  晋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全球储能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回顾2024年,储能行业出现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等不良竞争现象。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储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此前,锂离子电池储能电芯以280Ah为主流,目前正在向314Ah及更大容量、更长寿命、更高安全迈进;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原位固态化技术、高稳定固态电解质浆料技术、离子导体膜技术等,在多款产品中得到应用,为新型储能电站提供高安全、超长寿命、低成本的固态锂离子储能电池。

王晓丽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2024年,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发展的元年!

钒液流电池项目造价大幅下降至2000-2300元/kWh,产业规模快速攀升,产业链韧性全面增强,单体项目规模跃升到了GWh级,全年交付总量超过2.4GWh。

每一个项目的投运都深深激励着行业中的奋斗者,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的重点路线,大有可为,必有可为!

连湛伟  

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在深切感受激烈市场竞争甚至是内卷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从单纯的新能源配储到独立的共享储能电站,从单纯的系统调用到目前现货交易的逐步推广,特别是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指出,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优先调用新型储能,同时强调形成合理的峰谷价差,我国储能市场的商业模式正在切切实实变得清晰和成熟。商业模式的清晰一定会引领市场走向成熟,成熟的市场将不再是单纯价格的竞争,一定是包含了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等综合实力的竞争,而这一天也一定不会太久,让我们坚定信心,不断致力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无限空间!

尹飞军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全球储能业务总经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无处不在的储能,构网无处不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长久稳定。储能作为电网支撑的重要电源,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储能构网实现对电压、频率、功角的稳定控制,让新型电力系统长久稳定运行。从芯到网储能安全,储能安全是基石,更高标准的防护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储能安全需要建立高标准的“从芯到网”防护体系,实现储能设备从“起火不扩散”到“冒烟不燃爆”,储能系统从电网故障的“自隔离”到“自恢复”,保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

可并可离新能源微网经济性与稳定性兼备,成为全球无电、缺电区首选。稳定构网、灵活控制、智能调度的三层架构体系,以及光储技术快速发展与成本下降让100%的新能源微网成为现实,让无电、缺电区从计划用电走向灵活自如用电,改变电网建设模式。

肖丽娜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零碳能源事业部执行总裁

新型储能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行业保持高速发展,但“内卷式”竞争依旧激烈,诸多问题和困局仍待破解。宁德时代坚决抵制低价内卷,坚持聚焦高价值创造,通过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技术革新、产品迭代和服务升级。2024年我们推出了首五年容量和功率零衰减的天恒储能系统,建立了行业最先进的可靠性评价体系和寿命加速测试方法,建成了行业首家获得UL授权的目击测试实验室,我们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高安全、高可靠、高价值的承诺。2025年我们愿与业界同仁一道,加快共建新型储能的健康生态,推动高质量价值导向的合作。

姜正茂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多点开花”,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首次突破百吉瓦时,海外市场对大型光储项目需求涌现,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加入,产业投资热情高涨,行业竞争加剧。

上能电气坚持深耕储能技术,推出适配600+Ah大电芯的组串式PCS,并成功实践构网技术,助力高海拔构网型储能项目并网。随着北美服务中心的落成和中东市场的深耕,我们加速向全球市场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赋能客户,共同抵御市场内卷。

展望未来,储能行业将继续强劲增长。2025年,储能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将促进更广泛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能电气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崔  剑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回顾2024,储能行业波澜壮阔,机遇挑战并存。过去的一年,科华数能创新突破,以安全、智能、高效的构网型储能产品与技术,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成就客户的核心价值观,全力打造全球单体最大、国内海拔最高的两大构网型独立储能标杆项目。在客户的支持下,科华数能PCS出货量全球第一,持续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展望2025年,伴随新型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储能系统需要满足更高的涉网性能要求和极致的系统安全。科华数能将持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攻坚克难,为全球低碳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倪莉莉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产品总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在全球新能源装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2024年储能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据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将突破160GWh,其中中国市场占据50%,这一显著成就,离不开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天合光能近年来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坚持场景需求指引解决方案创新,在全球各大区域市场均有标杆项目落地。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秉持使命,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同时与光伏、风电、氢能、电动汽车等关联行业深度耦合,打造更完美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天合力量。

缪永华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战略布局需着眼长远,兼顾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我坚信,行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聚焦技术创新与成本效益的双重优化,不断提升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天科技新能源正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配置与最大化利用。

未来,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和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的突破,储能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企业应提前占位,把握先机。中天科技新能源以此为目标,不断前行,力求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引领创新,贡献力量。

王仕城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2024年,储能行业发展再创新高。先进技术不断涌现,促使储能设备性能大幅提升;诸多政策激励,推动储能产业加速布局,助力能源高效利用。展望2025年,随着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力,储能行业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应用场景拓展至更多新兴领域。行业将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上不断深化,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大步迈进,推动能源转型迈向新高度。索英电气23年专注三相并网变流技术一件事,应用于“储能”和“电池测试设备”两个业务方向,储能变流器连续4年行业出货量前三,2025年索英电气继续深耕规模化储能领域,发挥先行者的引领性作用,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袁宏亮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回顾2024,全球储能市场依然高速增长,大储快速成为生力军,同时也存在隐忧。规模和价格变化始料未及,企业纷纷探索出海,海外同样风险莫测。认知能力边界,审慎穿越周期。

展望2025,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机遇和更深层次的挑战。储能行业经历了过去五年的高速增长期后,即将迎来行业整合期,离最终的行业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让我们共同期待和呵护行业的理性发展,大道至简,坚守初心,顺势而为。

韩勋建

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2024年,是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技术优势日益凸现,区域分工格局优化;科技创新引领,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多元化;内外需双轮驱动,产业升级加快;技术实力发展提速,长时储能需求突出;工商业储能蓄势待发,安全性受到重视。站在2025年的伊始,兴储世纪愿与行业同仁一起展望,祝愿行业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前行,聚兴储力,共赢增长。

文章标签: 储能
相关阅读
更多
  • 又一家688Ah储能电芯下线!瑞浦兰钧跨入“双6”时代!
    又一家688Ah储能电芯下线!瑞浦兰钧跨入“双6”时代!
    锂电池资讯网讯:近日,瑞浦兰钧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研发的结晶——688Ah储能电芯正式下线,标志着公司在储能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款电芯的推出,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于高性能、高可靠性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而且与其配套的6.9MWh储能电池系统一起,预示着储能领域“双6”时代的来临。
    01-25 10:02
  • 高密度、高安全、高回报!楚能688Ah储能专用电芯下线!
    高密度、高安全、高回报!楚能688Ah储能专用电芯下线!
    锂电池资讯网讯:近日,首批由楚能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合作开发的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电芯顺利下线。本次合作不仅展现了双方在储能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新动力,推动储能领域全面迈入“双六”时代新阶段。“双六”时代即单颗电芯容量超过600Ah、系统集成能量超过6MWh。楚能688
    01-25 10:01
  • 包含储能项目1.1GW/28GWh!宁夏2025重点项目发布
    包含储能项目1.1GW/28GWh!宁夏2025重点项目发布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1月21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2025年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公布了宁夏100个重点项目,涵盖产业项目71项、基础设施项目和新基建项目16项、社会事业项目3项、民生改善工程10项。其中,共包含5个储能项目,总规模1.1GW/28GWh,技术种类包括磷酸铁锂、压
    01-24 18:01
  • 全国首个“钙钛矿光伏发电+半固态电池储能”光储充示范站开业
    锂电池资讯网讯,1月21日,以“聚新质之力,绘低碳新篇”为主题的广东能源天业冷链分布式光伏项目投产暨光储充示范站开业仪式圆满举办。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王大云同志出席活动并为该项目进行“超充示范项目”授牌。广东能源天业冷链光储充示范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天庄冷链物流园内,是集光伏发电、电能储
    01-24 09:04
  • 314Ah渗透率超40%,5MWh储能系统全球“爆单”
    2024年,可以称得上5MWh储能系统的全面渗透年。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以314Ah为主的300Ah+储能电芯全球渗透将超40%。从2024年全年情况来看,搭载314Ah的二代5MWh储能产品正在加速成为市场主流。如果说280Ah储能电芯的问世,开启了锂电储能大电芯时
    01-24 09:03
  • 四川省政协委员谢杰:加快推动四川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1月19日,四川省政协委员,宜宾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谢杰密切关注着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今年,谢杰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四川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谢杰表示,新型储能是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方向,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已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01-23 11:03
  • 5GWh!中贝动力/储能电池项目投产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1月23日消息,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项目生产的电池包顺利下线。中贝(合肥)动力及储能电池PACK项目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70亩,设计产能5GWh,主要生产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为新能源车企和光储建设项目提供锂离子电池系统。预计2025年产能将超过20亿元,一期
    01-23 11:02
  • 碳化硅企业完成C轮首批近十亿元融资 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充电桩市场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近日,上海瞻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C轮融资首批近十亿元资金交割。自2017年成立至今,瞻芯电子已累计完成了逾二十亿元股权融资。此次C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中金资本、老股东金石投资、芯鑫跟投。瞻芯电子本轮首批融资款将主要用于产品和工艺研发、碳化硅(SiC)晶圆厂
    01-23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