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锂电池垂直门户站

首笔融资注入干法电极领域,GWh级产线有望今年落地

发布时间:2025-02-21 10:06:02 阅读:473

2025年初,干法电极技术领域传来两则最新动态,均指向这项被视为下一代电池制造关键的技术正在加速走向商业化。

1月初,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尽管相关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具体信息尚未明确,但该规划产能代表着国内干法电极量产能力实现了“零的突破”。

2月,初创公司辛想科技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睿投资和领创资本。公司专注于干法工艺,并拥有通过沉积法实现电极成膜的核心技术,而这是国内干法电极领域公开可查的首笔融资事件,表明资本市场对该技术路线的潜力抱有积极预期。

干法电极工艺、设备在国内加速布局的背后,是电池技术迭代的必然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强劲驱动。

首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由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空气和水分高度敏感,干法工艺成为其量产的必要条件。

其次,固态电池致力于降低量产成本,而干法工艺通过节省溶剂,为降低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

此外,特斯拉积极推进正负极双干法工艺生产大圆柱电池,为整个行业带来了示范效应,也进一步催化了干法工艺的普及。对于硅基负极而言,干法电极工艺也被视为解决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瓶颈的关键策略之一。特斯拉的专利信息显示,该公司正尝试利用干法工艺,实现碳纳米管或石墨等导电剂对硅基材料的均匀包覆。

尽管前景广阔,但干法电极工艺的商业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性能和成本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两大前置条件。

性能方面,粘结剂含量、混料均匀性和成膜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与传统的湿法浆料相媲美,干法电极需要将粘结剂含量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行业普遍认为,负极PTFE含量需小于1.0%,正极PTFE含量需小于1.5%,才能充分发挥干法电极的性能优势。同时,在保证低粘结剂含量的条件下,还需要确保成膜能够经受连续、高速制备和辊压压制的考验。

成本方面,成膜速度和宽度,以及热复合/干法辊压的速度和压力是关键因素。有企业提出,负极成膜速度需达到>80米/分钟,正极成膜速度>50米/分钟,幅宽>1000毫米,并实现多幅(6幅)制造,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此外,热复合/干法辊压的速度和压力直接影响极片的压实密度。行业领先水平的压实密度目标为:负极压实>1.6g/cm³,三元正极压实>3.5g/cm³,铁锂正极压实>2.5g/cm³。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设备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干法电极相关设备。2024年,包括利元亨、先导智能、嘉拓智能、清研纳科等多家设备企业已开始为固态电池企业提供工艺段验证、小试、中试线整线方案设计等服务。

而产业链企业普遍认为,2025年将是干法电极设备发展的重要节点。设备厂商将致力于设备放大,为固态电池的规模量产做好准备。例如,清研纳科计划在10月份推出GWh级干法电极自动化产线,预示着干法电极设备正加速迈向大规模应用。

干法工艺的推广将显著提升前段设备在整线设备价值量中的占比,为设备厂商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干法工艺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但国内固态电池企业目前在试验阶段,大多采用干湿法混合工艺。

从材料体系发展来看,包括卤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内的复合电解质路线的兴起,也为干法工艺带来了新的挑战。

有研发团队指出,干法工艺常用的PTFE粘结剂对于固态电池负极而言稳定性不足,容易被还原,因此负极目前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在正极方面,为了提高能量密度,对单晶高镍三元正极进行包覆是关键策略之一,而湿法包覆目前表现更优。

在极片制备方面,干法电极在超薄和超厚膜片制备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例如,现有干法电极的优势主要集中在100–300μm的厚度范围,在更薄或更厚的膜片制备方面,干法工艺仍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干法工艺作为电池制造技术迭代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行业共识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干法工艺的推广和应用,设备企业、材料企业和电池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有企业提出,干法电极工艺有望率先在无人机用固态电池等细分市场实现量产验证,然后再逐步推广至更大规格的电池应用中。这或许是干法电极技术商业化落地的一条可行路径。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更多
  • 新能安联合TDK:以全栈储能方案引领安全能源新时代
    2025年2月19-21日,全球能源行业瞩目的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在东京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能安与TDK联合参展,以“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组合亮相。直击日本市场痛点:安全可靠与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成核心诉求日本正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应用,但复杂的地理环
    02-21 16:00
  • 远东电池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远东电池新研发的21700-6000mAh圆柱电池组,成功搭载于国内头部科创中心研发的第四代工业四足机器人,为实现国产机器人的技术突破提供有力支持。作为未来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动力系统,远东电池推出的21700-6000mAh高容量圆柱电芯通过创新性结构设计与新型材料应用,在续航能力与体积重量间达成精妙
    02-21 12:00
  • 大众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全面深化动力电池研发
    大众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全面深化动力电池研发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依托各自优势,双方将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全面深化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研发、新材料应用以及零部件开发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技术先进、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电池概念及产品。本次签约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电动化战略实现又一重要里程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
    02-21 11:05
  • 100MW/200MWh 川投新能源安岳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2月20日,由川投新能源投资建设的安岳100MW/200MWh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资阳市安岳县,总投资约2.2亿元,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储能系统由40套5MWh储能预制舱组成,储能电站配套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以1回110kV送出线路接入广惠220
    02-21 11:04
  • 韩系跌落,这几家企业霸榜储能电芯海外市场
    韩系跌落,这几家企业霸榜储能电芯海外市场
    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中资企业已经实现全面领先,与此同时海外储能市场升温,中资头部企业不断夯实全球化能力,为更高利润、更高门槛的海外市场争夺战摩拳擦掌。近期,咨询机构SMM、InfoLink Consulting接连发布2024年度储能电芯企业中国以外市场(下称“海外市场”)出货排名。如果说中国市场是
    02-21 10:04
  • 星云股份亮相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
    2025年2月19日至21日,第18届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Smart Energy Week)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作为新年出海首展,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远赴日本东京,携旗下多款锂电池测试解决方案、锂电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储能解决方案、充电服务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向海外业界人士、产业链关联企
    02-21 10:02
  • 美国12GWh储能电池工厂计划难产!公司CEO卸任
    美国12GWh储能电池工厂计划难产!公司CEO卸任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日前,美国本土储能电池制造商KORE Power官宣,将取消其总投资10亿美元的电池工厂的计划,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已辞职。KORE Power,定位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制造,总部位于爱达荷州,据称已拥有三家电池工厂,累计交付电池总量968MWh。作为美国本土的一家储能系统
    02-21 10:01
  • 星源材质20亿资金“大挪移”!高性能锂电隔膜项目布局马来西亚
    锂电池资讯网获悉,2月20日晚间,星源材质发布公告,公告于2025年2月20日 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及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将 2021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
    02-21 09:01